特种电缆中产生噪音的原因有:1)介质本身内部分子摩擦;2)电缆电容的改变;3)电缆介质的压电效应;4)电缆中导体和介质摩擦产生电荷,即当导体和绝缘之间接触破坏时产生电荷的分离。在聚乙烯绝缘表面挤上一层薄薄半导电(厚度0.20-0.30mm)的低噪音电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噪音值在2-3mV,对于工作在400度的低噪音电缆,可采用耐高温半导电纤维绕包的办法来解决,其噪音可达5mV。含氟树脂自控稳135度加热电缆由聚偏氟乙烯(PVDF)/氟橡胶合金/碳黑多元复合物组成的135度自控温电缆。其热力程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PTC导电特性及导电稳定性,这是由于基体结晶程度和结晶形态受不同冷却速度影响绝缘的缘故。
这种新型低感电缆也包括电缆和电缆端头上固装着的接头,且电缆也是由正极缆芯和负极缆芯同装于外胶管中构成。由于这类低感电缆一般都是用于电压为25-50V、电流在7000-12000A之间的场合,冷却水在电缆中的短路导电现象基本上可忽略不计,所以在此低感电缆中没有使用隔离正极缆芯和负极缆芯的橡胶软管,只是特别设置了一条横断面呈轮辐状(俗称“梅花芯”状)的芯架,其“轮心”和相邻“辐条”间所围成的空间在顺轴线方向上即形成纵向沟槽,芯架上的纵向沟槽与电缆所配置的正极缆芯的总根数相同,其电缆部分就是以正极缆芯和负极缆芯分别搁于芯架的纵向沟槽内装置在外胶管中构成。正极缆芯和负极缆芯的两端头部分别同极集合成束夹固于缆芯夹中,然后固装在接头上,电缆的外胶管的端头部套装在接头的尾端部,并用套装在外胶管外的收紧箍紧密封。
低压电力电缆常用的敷设方式有直接埋地敷设、电缆沟敷设、隧道敷设和沿墙敷设等几种。直接埋地敷设。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根数不多于8根时,应尽量采用直接埋地敷设。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700 m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 mm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见图1)。直接埋地的电缆之间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不应小于表1的数值。电缆通过建筑物、铁路、道路等地段时应穿管保护。直接埋地敷设,施工方便、节省费用且散热良好;缺点是电缆检修不方便,不能可靠地防止外来的机械损伤,易受腐蚀。直接埋地敷设适用于电缆根数不多,且敷设路径较长的场合。井下矿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沟分户内电缆沟和低压配电装置内的电缆沟及一般户外电缆沟。电缆沟结构见图2。户内电缆沟的盖板与地面铺平。户外配电装置内线的电缆沟的盖板应高出地面,兼作操作走道。一般户外电缆沟,为了不妨碍排水,其盖板一般应低于地面0.3m,上面铺砂子或碎土。电缆沟敷设投资比电缆隧道、排管敷设等要少,检修更换电缆较方便,占地面积小,走线容易、灵活,当电缆沟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同一路径电缆根数不多于18根时, 一般宜采用电缆沟敷设。
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研制出无卤低烟电缆,并大力推荐使用这种无害电线电缆,以取代和逐步废弃使用有毒的PVC电线电缆。加工矿用防爆电缆这就是说,含卤的电缆在火中释放出的毒性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把在30分钟可致人死亡的气体浓度的毒性指数判定为1的话,那么聚氯乙烯的毒性指数为15.01,无卤聚烯烃的毒性指数为0.79。人在聚氯乙烯的烟雾中只能存活2分钟,而换成无卤材料,人在其烟雾中的存活就能延长到40分钟,大大增加了火灾时的逃生时间。另外根据有关材料表明,阻燃聚氯乙烯电缆燃烧时所放出的烟的透光率在15%以下,即人在此浓度烟里,其裸眼视距为2m左右。所以在火灾中,强烈弥漫的浓烟使受害者晕头转向而辨不清方向,延长在火中滞留的时间,从而导致烟和有毒气体的进一步吸人而窒息死亡。矿用防爆电缆品牌在大量试验中发现以聚烯烃为基料、以水合金属化合物Al(OH)3或Mg(OH)3为阻燃剂的材料燃烧时释放出的气体的烟密度和卤酸气体挥发量可以达到IEC标准的要求。Al(OH)3或Mg(OH)2是一种无机氢氧化物,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还具有低毒、抑烟、低腐蚀的特点,抑烟性佳,因为抑烟和阻燃同样重要。